秉承科学发展 今日限产停窑缘于昨日盲目扩建

按照多年的市场规律,从目前到年底的一段时间,正是建陶产品热销的黄金季节。然而,今年的市场状况却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自进入10月份以来,各大陶瓷产区就先后爆出因库存爆满、销售不畅而限产停窑的消息,尤其是淄博、张店、法库等北方产区最为严重,到了几乎全部停产的程度,而夹江的开工率甚至不足50%,为即将开幕的第三届西部瓷都夹江国际陶瓷节增添一抹灰色、沉重的气息。

多年来,中国建陶产量一直处于高增长态势,尤其是伴随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区布局变化,全国各地(除极少数省市外)纷纷把陶瓷产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争先恐后地向传统产区伸出产业转移的橄榄枝,而各大陶瓷企业及产业资本,也在建陶产业区域化、资源化、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断地圈地建厂,掀起了一轮接一轮的建设高潮,在传统陶瓷产区由板块化向碎片化转变的过程当中,在争先做大做强谋求更多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各大新闻媒体上处处充斥着新建生产线点火投产的消息。事实上,近年来新建窑炉和生产线的企业几乎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最不及者也可以通过贴牌或销售砖坯而赚取丰厚的加工利润,那些胆子大、扩张快、建线多的企业,靠着规模化低成本经营迅速超越了不少以内涵创新型发展模式为主的企业,成长为行业的“巨无霸”。在此利好环境的刺激下,新的扩张计划被不断放大,新的建设蓝图被不断刷新,关键设备压机甚至到了排队订货的地步。

不知不觉当中,中国建陶业又一次处在了产销失衡的危机关头,新的泡沫正酝酿着巨大的风险,令不少企业难以负重。

行业从来都不缺乏清醒者,多年的产品战、价格战、品牌战、成本战等,早已促使一大批企业开始反省原有的增长模式,从外延式扩张逐步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但是,在市场强大的刺激与拉动下,在市场需求不断高速增长与释放的背景下,规模化一直占据着行业主流的发展模式,成为企业不二的选择。建更多的生产基地和生产线、拉宽产品线完善产品结构、以更多的品牌抢夺终端客户资源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路径。相比与规模化带来的高增长势头,仅凭原有的几条生产线精耕细作、追求价值最大化显得多么地脆弱而又无奈?!许多时候,甚至被同行讥讽为“太过保守”或“丧失机会”。

对于中国的建陶市场,大家更多热衷于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13 亿人口的刚性需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及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都为建陶产品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基础。更有甚者,有过半的国内消费者还没有消费过瓷砖,存在着庞大的潜在需求。但是,近年来,建陶行业产能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释放与增长速度,而经济一旦放缓,市场需求稍有波动,便会导致行业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致使不少新建成的生产线处于半停产状态。

低门槛的进入、对规模化的过度依赖、周边“高增长”竞争对手的刺激和对未来市场增长的过度乐观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不少企业盲目扩张,大干快上,致使中国建陶产量不断刷新新的记录。而在这“记录”的背后,是企业创新力的逐步丧失与内涵式发展路径的日渐背离。这样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市场而言,无疑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让现有的产业要素通过技术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新时期建陶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当中的不二选择,而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粗放的扩窑建厂、新增生产线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